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食品巨頭選擇與小而美公司建立合作,布局新業(yè)務、豐富產品線、更新老舊產品線,以開拓巨頭難以觸達的創(chuàng)新領域。
例如全球的啤酒集團百威集團設立的ZX Ventures,投資了中國精釀品牌拳擊貓和開巴、初創(chuàng)飲料品牌Canvas、零食品牌Protes……
再如2018年營收259億美元的全球零食巨頭億滋國際,旗下擁有奧利奧、趣多多、閑趣、王子、太平、怡口蓮、荷氏、炫邁等眾多知名品牌,去年成立零食創(chuàng)新中心SnackFutures,投資了Uplifit Food和Hu這兩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
得到巨頭在資源、技術以及背書上的支持,無疑是獲得了走上康莊大道的通行證,那么這些小而美公司又是怎么博得食品巨頭的青睞的呢?
,我們從那些被巨頭看中的小而美公司身上,找一找答案。
投資像戀愛,首先要合拍
其實找投資合作伙伴像談戀愛,首先雙方得合眼緣。
今年5月,億滋國際SnackFutures的創(chuàng)新主管Brigette Wolf出席了由Seeds&Chips主辦的第五屆全球食品創(chuàng)新峰會,分享了億滋對于零食創(chuàng)新的思考。FBIF作為第五屆全球食品創(chuàng)新峰會媒體合作伙伴,對Brigette Wolf進行了采訪。
Brigette Wolf告訴我們,SnackFutures主要關注健康化、優(yōu)質化、數字化三大零食高增長領域,能在這三個方面有不凡表現的公司更容易獲得青睞。
SnackFutures投資的Uplifit Food是美國的一家專注于腸道健康功能的益生元食品初創(chuàng)公司,Hu是定位于程度加工、高品質健康生活零食的初創(chuàng)公司,兩者都契合了SnackFutures的關注點。
Brigette Wolf告訴FBIF,創(chuàng)新中心會評估這些公司早期展示的成功與發(fā)展前景,尋找能從億滋的資源與規(guī)模中獲得成長的合作伙伴。
精釀啤酒拳擊貓
而對于啤酒大佬百威集團,能把啤酒玩出花樣的更有吸引力。ZX Ventures在2017年收購的拳擊貓和開巴,都是中國上海本地知名精釀品牌。拿拳擊貓來說吧,連續(xù)4年被評為中國精釀酒館,曾獲得亞洲啤酒勁牌、澳大利亞國際啤酒公開賽銀牌,是獲得啤酒世界杯獎項的中國小型啤酒廠[1]。
精釀啤酒拳擊貓
2018年,ZX Ventures收購了以色列啤酒公司WeissBeerger,這可不是一家普通的賣啤酒的公司。WeissBeerger的主營業(yè)務其實是啤酒數據分析,還開發(fā)出了一款能夠計算出消費者偏好和習慣的分析工具。
所以說,能讓巨頭們另眼相看的,首先得方向契合,并且具備玩出新花樣的能力。
大而全公司提供資源 小而美公司填補空白
雙方互補才能促進共同的成長——巨頭為小而美公司提供資金、技術、數據等資源以及品牌背書,小而美公司為巨頭填補難以觸達的空白領域。
SnackFutures投資功能性食品品牌
比如SnackFutures投資的Uplifit Food,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零食公司,目前只有一款產品——益生菌混合植物粉。
故事還得從2012年的一場失戀說起,創(chuàng)始人Kara Landau搬到了NYC治愈情傷,并全心投入到營養(yǎng)學來轉移注意力。別人失戀哭一哭,Kara卻愣是研究出了怎么用腸道健康飲食來治愈心情!
2014-2016年間,Kara一直在推行一種益生元腸道健康飲食來治愈心情,在鼓勵眾多品牌研發(fā)產品后,Kara轉念一想:不如我自己來做個品牌呀?兩年后,世界上個關注用腸道健康益生元來治愈情感的功能性食品品牌誕生了,2019年Uplifit Food便收到了筆投資,正是來自SnackFutures。
Brigette Wolf表示,億滋希望通過這次投資打造關注腸道健康的零食化產品,擴張功能性食品品類,這是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Uplifit Food的款零食能面世了。
Protes蛋白質零食
Protes蛋白質零食
再比如百威ZX Ventures在2016年投資的零食品牌Protes,今年年初推出了一款新產品,將啤酒釀造邊角料里的蛋白質回收再利用,制成了一款主打高蛋白的鹽味爆米花,預計用百威啤酒廢料制成的爆米花明年會正式上市。
在這之前,Protes的經典產品是高蛋白薯片和爆米花零食,當時ZX Ventures正關注著蛋白零食的趨勢,剛好啤酒廢料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小麥和玉米隨著啤酒的糖化代謝出了糖分,剩下的是纖維和蛋白質[2]。Protes的蛋白零食加上百威的啤酒,會碰出什么樣的火花呢?
能賺錢才是硬道理
說一千道一萬,能抓老鼠的貓才是好貓,能給巨頭帶來切實收益的,才是的合作伙伴。
對百威來說,ZX Ventures這些年的投資已初見成效,截至2018年,ZX Ventures的收益貢獻了超過百威集團整體增長的10%。
能賺錢才是硬道理
去年年末剛成立的SnackFutures目前還無法估計投資回報,Brigette Wolf告訴我們,SnackFutures的目標是到2022年貢獻1億美元的年營收增長。
百事推出營養(yǎng)溫室孵化器項目
而百事則采取了一個比較聰明的方法——比武招親。百事在2017年推出了“營養(yǎng)溫室”孵化器項目,每一輪都有8家或10家入圍的初創(chuàng)公司獲得2萬歐元(北美地區(qū)則為美元)的資金支持和人員支持。6個月后,根據資源的利用情況與品牌的增長,百事將決出終的優(yōu)勝者,并獎勵10萬歐元(北美地區(qū)則為美元)。
2017年首屆百事營養(yǎng)孵化器項目中,昆蟲食品、海藻蛋白和北歐樺樹水等新興產品入圍,其中8家公司實現了超過1000萬歐元的整體增長,銷售額在比賽期間增長了4倍。
英國植物基食品品牌
圖片來源:
以植物基食品為主打的Erbology公司在短短6個月內推出了11款新產品,實現了超過400%的業(yè)務增長,成功拓展零售渠道進入Ocado(世界上的網上食品零售商之一),捧走10萬歐元大獎。
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投資的風險,先用較少的成本與較短的時間,找到有發(fā)展能力的潛力股。
總結
百威集團全球精釀事業(yè)部副總裁Jerome Pellaud在FBIF 2019 食品飲料創(chuàng)新論壇向Kr8創(chuàng)新咨詢分享道,大而全企業(yè)之所以能在大體量下保持運營,靠的是系統化、組織化的運作,但卻同時會帶來缺乏彈性、反應不夠快速、甲方情懷等缺點。
而小而美公司具有敏捷的反應、扁平的組織,但同時缺乏系統組織。兩個看似互補的架構在合作上卻可能因為適應不良而有反效果,后續(xù)怎么磨合,得考驗雙方的相處之道了,畢竟“幸福沒有捷徑,只有經營”。
2017年的開巴啤酒屋
2018年4月,被百威收購1年多后的開巴啤酒屋關門了,盡管算不上一件大事,但也折射出巨頭與小而美公司之間不可忽視的矛盾。
2017年的開巴啤酒屋
當開巴作為一個獨立體時,可以靈活選擇店內的啤酒、陳設與服務;當成為百威旗下品牌后,則需要服從集團的管理,但集團畢竟距離終端消費者很遠,下達的指令也不一定符合需求,比如原來可移動的桌子變成了固定在地面上的,而很多消費者是在開巴進行辦公活動,需要拼桌[4]。
巨頭如何在資源支持與管理的同時保留小而美公司的自由?這個自由的度如何把握?小而美公司又如何利用好的資源的同時,在巨頭的體系下保持原本的風格與創(chuàng)新力?
這些都是在一拍即合的皆大歡喜后需要冷靜下來細細思考,并在長久的合作中慢慢磨合與改變的。大而全的食品巨頭與小而美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這對歡喜冤家應當如何相處?歡迎大家在留言區(qū)分享你們的看法。